来源: 作者: 时间:2021-03-25
【摘要】贵州丹寨开创了全国“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社会扶贫新模式;精准扶贫以旅游产业扶贫为核心,定位准确,但乡村旅游脱贫存在过度依赖一个企业的帮助、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最终提出了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开展旅游IP产业,寻找旅游创意突破点等持续推进丹寨县旅游脱贫的建议。
【关键词】贵州丹寨县,乡村旅游脱贫,现状
一、研究背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开发农业功能,对乡村生态休闲,文化教育,旅游观光进行挖掘。乡村旅游的发展能促进农民收人增加,乡村环境的改善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帮助完成高质量的精准脱贫,让脱贫具备可持续性。乡村旅游扶贫是一种创新形式,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中坚力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领脱贫的优势日益凸显,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如今贵州丹寨县面临的重大难题。
二、贵州丹寨县旅游扶贫概况
(一)开创“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社会扶贫新模式
万达集团对丹寨开创了“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捐款、纯投资扶贫模式,企业不再是简单的通过输入资金进行扶贫。而是进行针对性投资形成产业链,达到稳定且可靠的经济增长。摒弃单纯的短期扶贫模式,万达利用企业优势从地区产业的源头开始,帮助提升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新模式更加注重长期的扶贫计划,从时间上进行融合实现全面整体的脱贫,让企业扶贫直接达到惠民效果。万达小镇于2017年7月3日开业,当年就使丹寨的旅游收入翻了5倍,游客数量突破500万。不仅如此,万达小镇还为751名贫困户提供稳定就业,直接带动全县贫困户4704人增收,间接带动贫困户3202户12810人增收。短期内就获得了很好的扶贫效果,直接推动了丹寨旅游扶贫的发展。万达的包县扶贫模式对丹寨的旅游扶贫效果显著,扶贫新模式为贫困户解决了增收难、就业难等突出问题。通过抓住万达小镇带来的发展势头,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人均有大幅上涨,其中接待游客567.12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50%,旅游综合收入46.7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游客过夜人数也大幅增长,国内和入境过夜游客分别同比增长42.76%和83.52%。旅游的整体发展将会继续带动贫困户实现就业和增收,为丹寨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二)精准扶贫以旅游产业扶贫为核心,定位准确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丹寨县和万达集团通过调研分析,准确的把发展旅游确定为实现精准扶贫脱贫的主要方式。作为丹寨县精准扶贫的核心产业项目,万达小镇开业第一年旅游综合收入就达24.3亿元,带动全县1.6万人增收和超过20个产业全面发展,创造2.4万个就业岗位。2018年丹寨县接待游客超过5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人达46.78亿元,占GDP的比重高达145.05%(见表1),自2016年开始旅游收入占比不断加大。突出的成果表明,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正确的,是符合丹寨现实状况和发展方式的。
(三)旅游扶贫与其它产业紧密融合万达小镇直接推动了丹寨县旅游扶贫的进程,旅游扶贫成为扶贫的主要方式。将旅游扶贫与其他产业结合起来,用旅游扶贫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实现广泛的扶贫效果。通过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丹寨县把旅游扶贫与其他产业紧密结合,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使得多产业发展让农特产品不再滞销,让贫困户从中获益。在此背景下丹寨县荣获多个荣誉称号,不少景区多次被列为示范景区,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7.7:26.4:45.9调整为23.0:27.7:49.3。多方受益的结果应征了,把旅游与其他产业紧密结合,是推动实现旅游脱贫的又一“强心剂”。
三、丹寨县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一个企业的帮助丹寨县旅游开发往往需要企业的支持和帮助,缺乏自我创造能力。丹寨旅游今天的影响力是万达集团在背后进行帮助所取得的成果,万达对丹寨进行了强有力的包装,通过旅游营销、创新整合和话题制造让万达小镇获得成功,实现旅游扶贫。在万达之前,当地并没有通过良好的旅游开发、旅游策划来实现又快又准的扶贫效果。2015年引进知名企业,发展蓝莓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效果并不显著,自万达进入后扶贫效果才获得巨大的突破。旅游扶贫过分依靠企业,扶贫脱贫模式单一,以至于企业对丹寨的扶贫作用过于巨大。又由于自身缺乏独立的、系统的旅游自我创造力,造成不能很好的实现旅游发展,导致无法带动贫困户实现长期有效的脱贫,旅游扶贫效果无法深入。
(二)旅游产品单一丹寨县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旅游项目和支柱性旅游企业单一。作为全县目前旅游扶贫贡献最大的万达小镇,开业一年创造近2000人就业,带动全县1.6万贫困人口增收,为丹寨当地的旅游开发作出了一个极为成功的案例。可目前丹寨的主要旅游收入、就业岗位等来均自于万达小镇,让万达小镇成为丹寨县的依赖性旅游项目。造成这样的首要原因在于除了万达小镇之外,没有再开发出第二个与之媲美的旅游产品。其次是,由于在对丹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万达小镇是以开发休闲旅游和商业旅游为主,缺乏对度假旅游产品和观光旅游产品的开发。导致部分旅游资源浪费,利用率不高,旅游开发存在“偏科式”发展。因此,怎样对丹寨旅游产品进行全面性开发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资金仍然是贫困户参与旅游业的主要障碍资金仍然是贫困户参与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不良贷款,诚信度缺乏导致“贷款难”等问题困扰着贫困户,没有资金就无法参与到旅游业中。如何从旅游受益者转变为旅游参与者,资金是摆在贫困户面前的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就目前贫困户的资金获取方式来看,主要是来自贷款、分红等形式。首先以丹寨县众多贫困村中的雅灰乡羊高村为例,村民人均可获得贷款3.7万元,贷款主要用于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可以看到,虽然通过贷款能获得资金支持,但是村民贷款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用于参与旅游业少。其次是通过企业进行分红,万达产业扶贫基金委曾向丹寨贫困户分红5000万元,因贫困人数多,所以人均获得资金数额有限。资金获取数额不大,获取形式单一。如何解决资金问题,除了依靠外界帮助外,还需要发挥内在主动性,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将被动转化为主动,把“等着拿”、“躺着要”变为自我主动创造财富,从根本上改善“志”和“智”的贫穷。
四、持续推进丹寨县旅游脱贫的建议
(一)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丹寨旅游现在不仅仅需要像万达这样的企业进来,帮助进行旅游开发,还需要自己主动创造发展机会。引进优秀企业进行帮助毕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动走出去才能让丹寨旅游持续发展。“走出去”既是对丹寨旅游的宣传,也是打通与外界联系的壁垒,使更多先进技术、管理技能、开发经验涌人丹寨,促进当地旅游发展。利用政策的激励作用,鼓励具有能力的贫困户“走出去”。组织他们参观、考察示范性景区,学习先进的旅游相关知识,不断的从知识层面到实操层面进行全面完善,最终达到让贫困户能够独立参与旅游、服务旅游、实现自我增值和自我脱贫的目标。
(二)发展旅游IP产业。寻找旅游创意突破点如今的旅游开发,不仅要注重观光游览,还要进行旅游的创新创意。正因如此,发展旅游IP产业对旅游脱贫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点。利用丹寨的民族文化资源,将其发展成为丹寨的民族旅游文化IP产业。借助于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和良好的科技环境氛围,对丹寨的民族文化进行IP塑造和产品设计包装,把民族文化IP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发展全面的、系统的旅游业,让丹寨旅游通过IP塑造后更加深入人心。
(三)运用互联网众筹方式。解决启动难、参与难等资金问题针对如何解决贫困户的参与门槛,除了政府的扶持,帮扶人员的帮助外,还可以将互联网经济下的众筹方式运用于其中。众筹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众筹形式帮助贫困户办民宿、销售民族传统工艺品等,只要项目具有可实施性都可以加入到众筹中,众筹可以让许多优秀的旅游创意想法得以实现。合理运用众筹不仅是一个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的过程,也是间接性宣传当地旅游和民族文化的过程。
(四)“扶贫”更要“扶智”、“扶志”一R2一旅游扶贫工作中,“扶智”比“扶贫”更重要。在扶贫过程中可发现,除个别贫困户不愿意脱贫外,多数贫困户因为对旅游脱贫没有信心、自身文化程度低等原因,导致他们不愿意参与到旅游扶贫当中来。懒惰懈怠、不思进取、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是造成贫困地区落后和贫困人口贫困的因素之一。在良好的旅游资源、国家政策的鼓励和企业资金的引入下,贫困地区的人口思想觉悟是阻碍旅游扶贫取得更好效果的障碍。因此,要从贫困户的根本观念、心理、思想上进行建设,树立和宣传脱贫典型,让脱贫成功案例被看到,让贫困户关注脱贫、学习脱贫方法。使他们具有脱贫意识和脱贫斗志,让贫困地区有本质的脱贫和全面的发展。
(五)利用大数据对游客和贫困户进行精准定位和精细管理贵州有着“中国数谷”之称,丹寨可以利用贵州大数据优势,对游客旅游行为的偏好、种类等进行分析,精确的把握市场需求,针对性的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浪费。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游客需求,培养对应的旅游服务型人员,适应当地旅游发展的需要。使用大数据对贫困户进行更为精细的管理,对他们采集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制定适合自身的旅游脱贫计划。
使用大数据平台对旅游产业扶贫效益进行分析,通过采集、识别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情况,查看人均收人情况和达标率,达到分析旅游产业的帮扶效益目的。同样的,在整个扶贫脱贫过程中,运用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扶贫脱贫进行全程监督,保证扶贫脱贫质量。
摘自《市场论坛》杂志。
上一篇文章:双创环境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下一篇文章: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集团财务管控体系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