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行业博览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文献帐号职称政策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文 > 经济论文

基于工程审计的造价全过程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02-22

 

[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全过程审计的发展过程、审计依据及与常规审计的不同,重点探讨了关于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包括立项决策、招投标、设计、建设及竣工5个阶段的审计造价管控,以从多个阶段控制工程整体投入,维护工程领域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审计,造价,全过程控制

0引言

工程审计期间,全过程的造价管控极为关键,涉及资金投入及前期预算等。因此,如何实现造价的全过程管控应是审计方需要重视的问题。通过梳理项目运行的整个过程,可以进一步保障审计行为的全面性。再加上工程项目的规模持续拓宽,常规审计方式势必无法应对庞大的工程量,难以有效降低项目投入,开展全过程控制成为必然趋势。

1全过程审计概述

1.1发展过程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各类资源,一直以来,建筑领域的审计仅在该施工环节开展。而经过长期实践结果显示,此种做法显然过于片面,无法真正发现问题。另外,还有一种仅出现在竣工环节的审计行为,无法针对风险形成事前及事中处理,特别是项目开展期间可能出现设计变更、隐藏项目等问题,很难辨别竣工检查清单上数据的真实性,使审计行为无实质效用,对造价的管控效力不足。工程前期决策和勘察环节中,对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偏多,程度也更加严重,一旦决策及设计环节出现漏洞,形成不必要的造价虚高几乎无法逆转,由此衍生出全过程的审计方式,确保对各环节的管控,以提升项目投资成效。

1.2审计依据

其一,审计行为需要遵循现行特定的规定,包括建筑、审计及其他相关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具体包括国家宪法及中央出台的有关法律条文,再加上地方性的法规等。其二,依据项目的经济指标,包含各项造价概算、项目计价标准等。其三,审计材料,需要针对招投标、工程图纸、项目合同、建设期间的变更、工程签证、作业记录、材料检验等材料数据进行审查。

1.3与常规审计的不同

首先,介入时间不同。常规审计本质上属于一种事后工作,项目运行至尾声阶段时,通过验收,且相关数据资料完成交付后,才能开展审计工作。但全过程审计切实贯穿于工程的整个过程,初期项目立项决策便已经开始介入。其次,形式差异。常规审计整体处于相对静态的状态,项目完工后针对各项资料加以审计,此时的工作者仅参与结算环节,从某种层面上看,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事后处理特征非常明显。而全过程审计则更显动态,需要主动做出工程立项决策,确保在起始阶段掌握工程进度,并跟踪项目的运转过程,最终形成整体性的评价。再次,涉及内容不同。常规审计包括竣工结算、项目签证等材料,而全过程审计包含全部和项目有关联的材料文件,如工程合同、招投标程序、项目签证、阶段性付款情况等。最后,贡献的价值不同。常规审计针对结算环节实施工作,期望通过控制局部实现整体管控。全过程审计实施全方位监管,发挥的作用更具全面性[1]。

2工程审计的造价全过程控制策略

2.1工程决策前

在工程立项决策前,需要大致预算项目造价的结果,并综合工程有关因素持续强化对造价的管控,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将资金投入量控制在最低状态。审计人员则需要判断具体项目的立项流程,并对可行性分析报告进行准确审核,包括编制方、审批方、资料内容等。尤其是政府作为投资方,还应考量社会稳定等问题。在该环节中,管控项目造价,需要平衡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不可片面地追求工程效益而忽视建筑的实用性。立项决策作为项目造价发生的起始点,此环节的审计极为关键,涉及的投资额占总体的1.7%左右。对此,审计工作的实施需从两个步骤入手。一方面,明确工程的实际规模。确保生产规模适宜,若不适宜可能造成资源分配效果不佳。换言之,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关乎项目整体的推进质量,对造价管控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审计工作者明晰工程的建设规模。另一方面,科学限额。设计限额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管理不合理变更问题,确保项目变更后不会发生造价突增的情况。工程投资控制期间,限额设计是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有保证其开展质量,才能有序推进造价管控。

2.2招投标环节

在项目的招投标环节中,造价管控行为是整个项目管理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建筑企业要合理选择工程的招标方式及管理模式。工程相关方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从两个层面思考,确定招标形式,即是否有标底、报价方式与保证金等。另一方面,确保对合同签订环节的管控。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工程相关方需就权责签订专项的约定合同,应完全根据模板条例编制项目招标材料及合同。在合同文件中,至少要包括项目造价数据、建设范围、计价方式、项目款支付方式等字样。强化对签订合同的全过程管控,以有效减少并预防中标建设方用次货代替高质量材料、技术等的情况。如果在资料审查阶段发现合同内的部分条款表述不清楚时,需及时修改相关内容,以免对项目造价产生不良影响,引发后期的纠纷问题。审计人员的工作设计应包括招投标书内容的合法性及可行性、投标方现有建设资质的可靠性、利用法律法规对各项行为加以约束、确保招投标环节涉及的各方之间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等。此外,招标单位方面需要核查建设方的施工能力,确保其有能力完成约定的内容。而在前期准备环节,应构建招投标管理机制,避免发生违规问题。

2.3工程设计阶段

完成立项决策后,便进入工程的设计阶段。此环节的造价投入实际占比不高,但对后期的影响较大,关系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对此,建筑企业至少需从以下3个方面介入。首先,确定适宜的设计方并制订相应的工程方案。从建筑的功能、质量等方面规定标准,设计方可以此为依据,制订相应的工程方案,之后可在给出的方案中挑选最佳的组合方式,以实现对项目施工质量及造价的双重控制。其次,在项目设计阶段,专业造价控制人员需参与全过程[2]。项目设计师一般为专业技术工程师,因此,设计的侧重点更偏向于建筑的功能性及质量方面,不会过多考量造价问题。如果造价管控人员参与此环节,则可以为设计师提供造价控制方面的建议,调整各项参数的组合形式,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最后,对设计师实施工作考核。为了使设计造价处于可接受的范畴中,建筑企业需对设计师提出合理的工作要求,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如果设计师不重视项目,需及时加以惩处,确保考核内容适合当前情况,从而有序推进项目开展。

2.4施工过程中

施工过程是建设项目中投入最多的环节,更是实现全过程审计的关键环节。在工程建设阶段,造价管控需要从以下3个角度推进。其一,重视项目合同审计。此部分审计是开展工作的首要项目,需考察项目施工方在中标后是否完成合同内容,或者有无二次分包等问题。另外,建设期间会出现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引发造价波动的情况,此时,需要明确体现在合同中,工程签证等资料也需做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运行周期偏长的项目,涉及的部门、材料和施工步骤均较多,签订合同的复杂程度较高。如果建筑企业进行全面把控,需保证工程资料和现实的统一性,以确保审计行为有理可依。其二,建设方案的细化处理。正式开工前,结合设计内容及实地状况,全方位评估建设方的作业经验、设施先进性、现场管理能力等,以形成细致的建设程序规划。统筹配置工程全部的资金、物力等,利用优化组合的方式,控制支出。其三,严格开展现场管控。建设期间,全面预防因客观因素形成的成本支出,同时,材料是形成造价的“重头戏”,需做好调研,理清供货来源,科学管理,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消耗。其四,重视隐藏工程。此部分极易被忽略,或者错过检查的时机。审计人员需要严格核查隐藏工作的签证、项目变更等资料,同时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应在此类项目开始施工时进行核查,以免此道工序已经完成隐蔽后在实地审核。

2.5项目竣工后

竣工后结算属于相对常规的审计环节,相比在施工中的审计,静态性更加突出。总的来说,完成全部的验收项目后,需要上报所有材料,进行进一步审核,查看包括整个工程的收支流水、预计项目投资收益等内容。具体而言,第一,根据最终签订的合同加以审查。其中,合同的完整性和描述形式会直接影响造价的管控效果。审核报账前,应细化并核实全部条款,分析其所表述的内容,以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积极与竣工结算、建设及作业方展开全面讨论,以确定最终的核算项目。第二,审查各项参数的准确程度。基于合同核对实体建筑的情况,工作人员需先确定项目真实存在,并实地检查审核的项目,按照前期约定结算。第三,加强竣工造价管控。完全根据合同标价开展工作,各项支出单价应以合同数据为标准[3]。

3结语

把控项目运行造价是工程审计工作的重要举措,能合理减少成本投入,提升企业的效益。因此,在项目推进期间,建筑企业需形成完善的审计规划,借助审计监督把控项目投入,切实从工程的立项阶段到最终的竣工结算均保持高质量的审计,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本文摘自《中国管理信息化》杂志!



上一篇文章:国有文物所有权相关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文章: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云投稿学术期刊学术论文

云投稿中心——中文期刊展示网站

Copyright @ 2022 Corporation云投稿, All Rights Reserved | Belongs:云投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