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时间:2020-12-31
摘要:“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这一古训,虽说时过一千多年,但当今,仍不失为教子准则,它告诫人们,教子立身是根本,一定要培育子女成为自立自强的好苗苗。
关键词:独生意识,直立能力,家庭,社会
独立的小树,独自生长,奋力向上,大都会成为傲立挺拔的合抱之木。因此,为父母者,要有清醒的认识:教子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发展自理、自立、自强的生存能力,强化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某一方面优势,顺其自然踏上各自的成才之路。正如先辈所说:人生何必同,要在有所立。”这里的“立”,小则生活自立能力,大则生存立身的本领,甚至是开拓创新的立异之心。独生孩子,起初并没有意识到独苗苗的优越感,而是家庭中人为地促成了他的独特地位,使他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任性娇纵,唯我独尊。当然,父母将全部感情和爱抚倾注到孩子身上,是无可非议的,但事无巨细都由家长包办代劳,不愿让孩子独立行事,这实际上是可怕的爱,是滋生依赖心理的温床。安乐于父母无微不至的体贴,沉醉于优越家庭的幸福氛围,逐渐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孩子失去了自理自立的承受能力。试想,温室中的鲜花经得起风吹雨打吗?而人生旅途恰恰少不了风雨和困难。任何人走上社会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人生的坎坷,奋进的阻力,没有一定的抵御和竞争能力是难以在社会上生存的。必然是生活不能自理,学业不能自强,事业不能自立。这话并不玄虚,有杂志刊载过这样一件真事:桂林市某小学四年级一学生,从小练书法,写得一笔好字。曾在书法比赛中,获得甲等奖,被邀请去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出席书法展览及表演。但是他的家长提出了意料不到的难题:小书法家不会系鞋带,不会洗澡、不会……结果由于没有家长随行的惯例,小书法家就无法成行。他虽然初露才华,但被简单的生活小事卡住了,失去了很可能飞跃的良机,令人惋惜。由于他自理能力薄弱,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他的一点才气也很难有新的突破。一个人一生中的机遇并不多,一次机遇失掉了,很可能影响终生。一位哲人说过: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紧要处这几步如果走得好,一生顺遂;否则,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甚至满盘皆输。”我们回首过去,社会上有多少人虽遇有良机,但没有走好或者根本没去走紧要的那几步,到晚年回想,无不痛惜和悔恨。小书法家所在的学校为此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类似的学生占有相当比例,这不能不引起众多家长的警觉。所以,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在家教中淡化独生意识,强化自立能力势在必行。
对孩子的自立教育,不要以为是多么玄奥的学问,其实,只要家长给孩子一些机会,启发引导,让他主动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穿衣、洗脸、叠被、整理书桌、参与家务劳动等,逐渐养成自理生活能力;进而诱导孩子自觉学习的独立性,独立完成作业,独立解决功课中的难题。当然,自立能力的层次不同,而且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事。重要的是,淡化孩子在家里的独特地位,让他早早从小沿着自立这条路学步向前。
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国内外早已有之。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以画竹著称,盛名留传至今。他在五十岁时才做爸爸,虽是年老得子,但他深知“爱子必以其道”,对小儿子总是以爱子之心从严要求,树德正品,他说: “读书、中举、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做个明理好人。”
郑板桥经常以此教诲勉励小儿子要以立身为主。他患重病时,自觉不久于人世,便把儿子小宝叫到床前,提出要吃小宝亲手做的馒头。小宝感到十分为难,便求佣人去父亲那儿说情,郑板桥不高兴地说: “他就不会去问问厨师么?”。小宝请教厨师后,把馒头做出来了,等把一大盘馒头送进房间,可父亲已与世长辞了。小宝在哀哭时突然发现茶几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小宝看完后,才领悟到父亲弥留之际要尝他亲手做的馒头的真正用意。从郑板桥教子一事,清楚地看出,人生可贵的东西很多,但唯独有自立能力才是人生的支撑点。如果失去了它,很有可能出现“藤萝绕树生,树倒藤萝死”的悲剧。
美国从四十年代开始,历经四十年以专门课题跟踪研究,对小孩子从家务劳动开始,加强自立能力的培养,几十年的观察研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参加适当的劳动,能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孩子体会到自己在社会的价值;并且发现,这种自立能力的培养,能预测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项研究的调查资料反映:约翰和彼德的童年,在当时的小伙伴们看来真可怜,父母经常让他们做家务,常在花园里除草、修草坪、清扫、倒垃圾等,其他孩子的父母见了都摇头。但是,约翰和彼德成年后身心素质,却比那些娇生惯养的同龄伙伴强多了。他俩具有一定的学识,工作出色,收入高,婚姻美满,健康幸福豁达开朗。实践证明,自立能力的培养,是成才的基本素质。我们的家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和一些简易的劳动,不单单是帮助家长分担劳动任务,也不仅仅是教孩子学会如何做家务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家务活和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责任心、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和自主自强的心理素质。因此,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基础培养,使他的身心健康发展早日成熟。
在日本东京,有所小学开设了一门劳动课,引起家长的关注。他们从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这门以家务劳动为主的课程,就安排了好多内容,学校有自来水不用却要让学生用水桶、扁担从很远的地方挑回来;现有的煤气灶和电灶不用,却找出煤炉学习生火炉;有洗衣机不用、专让学生用搓板洗衣服……有人说这是“自行烦恼”。学校解释说: “仅仅在半个世纪前,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人,便是这样生活的。让孩子们体会生活的艰辛,并且熟练一些自理能力,对他们的今后,会带来很大好处”。看来日本这个国家,对下一代自立能力的培养,同样十分重视。而我国的下一代,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独生家境中优点有些不良习气,这就值得引起众多家长的深思。”
当然,在我们的家长中许多明智的家长正在强化对子女的自立能力的培养,实践使他们也尝到了甜头。一位硬心肠的妈妈,带领两岁的小女儿上街,总是让孩子自己走,有时孩子摔倒了,眼睛看着妈妈,却不爬起来。这位妈妈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引用幼儿故事激发孩子的主动性,总是叫孩子自己爬起来。晚上洗脚时,完全让孩子自己处理。妈妈拿回晾干的衣服,总要叫孩子“快来帮妈妈的忙!”这正好符合她爱动的特征,小手抢着干,不论她叠得怎么样,也由她去放起来,尊重她的劳动成果,突出孩子在家务活中的积极作用。上幼儿园时,妈妈只送进大门,至于上三楼,就由她自己去了。人们说这位妈妈是“硬心肠”。可是这位妈妈说,哪家的孩子不是父母心中的“星星”和“月亮”?父母寄希望于子女身上,盼他们将来能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仅仅靠“牛奶巧克力”是不行的,还需要点“酸涩橄榄”。确实,这位妈妈给了孩子不少锻炼机会,如今,这孩子很懂事,很能干,很机灵,可以看出,已经孕育出一棵好幼苗。山东省某小学,针对独生学生的不良习气,开展了“四自”活动,即“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活自己干、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活动自己安排”,组织学生采取各种形式训练自立能力,助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目前,从家庭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都十分重视对独生孩子的自立教育,并且已经踏出一条淡化“独生”意识,强化“自立”能力的路子;这是下一代茁壮成长的希望。所以要从根本上关心孩子,教子树志立身,教育他们自强图高远,不作柔弱苗;帮助他们脱出独特氛围,武装强劲的翅膀,自强自立,全面发展。
本文摘自《文理导航》杂志。
上一篇文章:幼儿园足球游戏的价值与策略
下一篇文章:浅谈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