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行业博览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文献帐号职称政策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文 > 教育论文

《项脊轩志》(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10-28

[摘要]文言文教学可以说占据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入选教材的名篇对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白话文难以取代的意义。然而现实的情形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使文言文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致力于改进教法,找到链接文言与学生现实生活的途径。在执教《项脊轩志》一文时,笔者抓住作者和学生在年龄上的相通之处,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引导他们用古人关照自己,获得启迪。

[关键词]深厚内蕴,感受力,生活体验,唤醒

《项脊轩志》是一篇动人的明代小品文,作者借一间小阁子,用疏淡的笔墨凝聚的深情令无数文人动情,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呈现出另一种情形。教师要么罔顾文章的深厚内蕴而只有字词的讲解,要么对作者与“先大母”“先妣”“亡妻”的情感分析得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至神游天外,甚至对“儿寒乎?欲食乎?”“大类女郎也”这样深切的语言描写忍俊不禁哄堂大笑。我们时常抱怨现在的学生“泪点高、笑点低”,殊不知这正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力缺失的表现。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压力大,再加上电子产品充斥着工作之余的各个角落,遑论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长大的学生,就是本来更应该对鲜活的生活保持着敏感和热情的语文老师,也渐渐地变得麻木迟钝了。所以,要想让学生读出《项脊轩志》的深情,还需要我们想办法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力。在执教《项脊轩志》一文时,笔者进行了下面的尝试。

清代文学评论家梅曾亮曾经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项脊轩志》的内容:“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许多教学案例都把鉴赏重点放在“三世之遗迹”上,即文章的第2至第5段,对第1段中阁子的描写轻轻带过。笔者却认为,第1段值得和学生一起好好品读。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针对这段文字,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这是一间怎样的阁子?作者对这间阁子作了怎样的改造?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这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学生借助注解就能轻易解答。设置第三个问题的本意,正是要唤醒学生的感受力,引导他们走近作者。

文章除后记部分外,是归有光先生在18岁的时候写下的。生活在500年前的这个少年,他的生活背景、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一定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作为一个和我们的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他的内心世界和我们的学生有一些什么样的不同呢?这之间的“不同”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呢?学生很快结合文本给出以下答案:安静、闲适、有理想、有抱负、爱读书、志趣高雅。可是,这样的答案依然是流于表面,是符合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的答案。笔者试图借助这个少年的精神状态唤起他们的反思,于是又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装饰过自己的教室或者书房、卧室吗?你有没有想过给你的房间取一个名字?也许你的桌上也堆满了书,可都是教材教辅,你的桌上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吗?宿舍的床头呢?家里的卧室呢?你见过“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景致吗?你能想象这样的情景吗?你有多久没有抬头看过月亮了?你上一次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是什么时候?天天生活的这座校园,你认真地欣赏过它吗?你知道它什么季节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吗?

这几个问题由文本拓展到生活,其间笔者还穿插讲述了自己印象深刻的几个生活体验:永宁卫城的鸟叫声、灵秀山的松涛声、篮球场边小桃树的四时变化、夜晚像挂着小灯笼的芒果树。这些都是学生身边本应司空见惯却未必留心过的情景。学生听得饶有兴致,笔者还欣喜地看到了学生深思的神情,也得到了以下这些令人惊喜的感悟(文字经过笔者整理)。

第一,自得其乐。这间阁子尽管狭小破旧,但这个少年却丝毫没有一个落魄子弟的窘迫,反而俨然拥有了整个世界,在这里读书、观月、窥鸟,他就是这个世界的国王。第二,自由自在。逼仄的空间不足以局限他的心灵,他有着广阔的精神天地,他的精神追求使他获得了心灵的宽广和自由。第三,很诗意。他很有生活情调,与他相比,我们的生活太粗糙了。这样的思考可以说是关照自己而贴近作者的。最后笔者借用南唐词人冯延巳与中主李璟之间“风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的一段佳话以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名言“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对这堂课做了一个小结:风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小鸟欢快地啼叫,干卿何事?小桃树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干卿何事?芒果树晚上是什么样子,干卿何事?这一切可以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除了学习的紧张、工作的繁忙,我什么都感受不到。但也可以有很大的关系,感受到它们,我们才能在这充满劳碌的人生中诗意地栖居。这也是生活在500年前的这个少年带给我们的启迪。

学生若有所悟的神情和不约而同的掌声让笔者欣慰地感受到了这堂课对他们的触动。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能是一句空话,也不可能建立在空洞、刻板的字句分析上。它需要教师调动自己的感受力走进文本,用自己的感受力去唤醒学生的感受力,调动自己的感受用心灵和古人对话。这样,“儿寒乎?欲食乎?”“大类女郎也”这样的语句,一定能深深触动学生的心弦。

本文摘自《文理导航》杂志。



上一篇文章: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下一篇文章:关于家校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研究


云投稿学术期刊学术论文

云投稿中心——中文期刊展示网站

Copyright @ 2022 Corporation云投稿, All Rights Reserved | Belongs:云投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