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时间:2020-10-19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课程教学主要培养目标,是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科学、哲学、历史学、地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综合基础知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各学科的发展的最新成果。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拓社会科学文化视野,并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学前教育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本文基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思考,主要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与历史相结合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学前教育,社会科学基础,历史,钻研教材,创设情境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来源较为复杂,素质普遍较低
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而无法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或者是中途辍学,甚至是已经工作一段时间的学生。生源以农村偏远地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为主,这部分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素质普遍较低。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最终要让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理论知识,这给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时间较短,给学生系统学习知识带来挑战
中职学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教学需要学生系统地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一般为三年制,实际上真正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时间,大多数是两年理论学习,一年进入幼儿园进行实践学习。在校期间需要学生学习各方面与幼儿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对于本身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来说,给系统完整的学习理论知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社会上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上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幼儿园教师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幼儿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幼儿教学单位一方面要求幼儿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还要求具有较强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优中选优的趋势明显。而随着许多高校、高职以及师范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扩招,也给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课程内容阐述
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人对社会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科学与技术变革兴起发展的产物。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是一门师范学校学生和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可以为早幼教学习者提供参考。教学的适用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的开设着眼于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素质。为的是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夯实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增加学生文化底蕴,让学生将来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继承传统,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意义非常重大。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研究对象是:阐明社会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本质,揭示社会各种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探索社会活动的特殊形式,研究社会中人的自身状况。本课程在简单扼要地介绍了社会科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教学功能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有关政治经济、文化传承、国际交往、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社会科学方面的主要内容。从走进社会科学,政治制度史,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国际关系与对外交往,地理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口、种族等,城市和城市化,旅游活动等几大板块,分类阐述了交通,人口、种族等,城市化,旅游等与人类有关的社会活动。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与历史相结合教学方法探索
(一)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本中的历史元素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课程的教材本身就多彩丰富,很多章节都各具特色,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元素。如, 《政治制度史》章节,就讲到了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民主革命; 《经济的发展》章节中,就涉及到中国历史上的发明与创造,而《思想文化》章节中,涉及了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等。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学与历史相结合,我们可以仔细钻研使用的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历史元素,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如,在《经济的发展》一章关于“发明与创造”课程教学中,教材中列举了石器时代人们发明创造了石斧、石针、石刀等;农业时代人们发明创造了各种铁器以及农业生产工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工业时代发明的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设备;以及新时代的人造卫星、大飞机、天眼等。从历史的角度表述了人类发展各个阶段的发明与创造,各种发明创造独居时代特色,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从教材中挖掘到的这些历史元素入手,把历史思想观点与教材编排内容有机结合,深入透彻地给学生分析讲解有关人类经济发展的知识。让学生接受历史氛围的感染,进而发展他们的社会观、历史观。
(二)创设历史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学的涉及面比较广,知识众多,内容繁杂,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因此,做好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这门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我们知道,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在一定历史活动情境中展开的,培养学生兴趣可以从创设历史活动情境入手。让学生们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知识,获得道德感、历史感、责任感等层面的感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科学知识的渗透。历史情境的创设,主要是以历史活动营造学习氛围,开启学生心智、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情感上与社会科学知识所表述的内容产生共鸣。比如,在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政治制度史》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中,关于汉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模式。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个“楚汉相争、诸侯并起”的历史情境。在创设的特定历史活动情境下,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有关汉朝建立初年,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历史原因和背景。用历史情境中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理解这种政治制度产生的来龙去脉。通过情境的创设展示,学生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历史视野,增长了见识,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课程学习中。
(三)用现实性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社会科学知识
有悬念的问题总是让人充满想象与探索的欲望,也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通过有悬念的现实性历史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是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与历史相结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中,虽然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但是大部分学生仍然有很强的探究精神,而这也是学前教育所需要的特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学与历史相结合,可以利用实践性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课程魅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一章中《人类联系的主要方式》和《中国和世界的交通运输》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从这两个主题出发设置有悬念的历史问题:人类在历史上都使用哪些联系方式?当今社会人们之间主要联系方式都有哪些?中国交通运输方式从古至今发生了什么变化?用这些有悬念的历史问题,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探究有关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学与历史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观念、道德意识等综合素质,为学生更好地学好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方面知识,以及中职学校教师更有效地开展幼儿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卫靖.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2]陈真海.中职学前教育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51-52.
本文摘自《文理导航》杂志。
上一篇文章:高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下一篇文章:探究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