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初探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4-08
摘要: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但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合作交流,“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在数学课堂实施合作学习 .
关键词:初中数学,策略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分组有许多方法,纵观国内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多数倾向于异质分组的原则,这样可以形成互补,每组 4-6 人为宜 . 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 . 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
二、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气氛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交流合作的空间和机会,并在交流和合作前创设一种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情境 .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 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
例如,我在讲解分式的符号法则一节时,用小组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得出了分式的符号法则,即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 练习巩固以后,我紧紧抓住刚才小组讨论发言时,一名组员阐述分式的符号变化特点为:有一个负号时,可把它放在任意一个位置,有两个负号时,可把它们一起去掉 . 鼓励小组,能否把符号法则用口诀的形式表达出来.一个小组总结出:一个负号任意走,两个负号可去了.另一个小组又总结出:一个负号任意跑,两个负号都去掉.最后,一个组长说:“一个负号随意跑,两个负号都去掉 . ”像这样在讨论中既完善了知识,又不乏灵气与创新,可谓一举多得 .
三、善于把握合作时机,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 实践证明,恰当地选择切入点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教学的重点往往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 例如,教学《平方差公式》一课时,经历平方差公式的探索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 在教学中,教师出示了以下四道计算题: ① ( x+2 )( x -2 ); ② ( 1+3 a )( 1-3 a ); ③ ( x +5 y )( x -5 y ); ④ ( y +3 z )( y -3 z ) .教师先让学生计算出答案,再启发提问:大家仔细观察,这 4 道题的算式和结果有什么特点?是什么规律导致它们有相似甚至相同的运算结果呢?学生观察几分钟并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参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 .
四、教师要处理好角色意识,及时对合作过程实施调控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 . 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
总之,合作方式有多种,合作手段也有许多,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和手段,最终建构数学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本文摘自《文理导航》杂志。
上一篇文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下一篇文章: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