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2-0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高中阶段开展国际化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我们现在的国际班教育,基本上就是照搬普通高中阶段的教学管理模式,并没有一套针对高中阶段国际班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国际班学生高中阶段的个性化成长,也难以满足国际班学生的需求,所以,根据国际班学生的需求,开展相应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创新和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普通高中,国际班,教学模式,管理模式
当前,在高中阶段开展国际化教育的学校越来越多,但是,日常教学管理基本上都是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学管理模式,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模式,这不利于国际班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因此,急需探索出一套针对高中阶段国际班的教学与管理模式。
一、高中阶段开设国际班的意义及其教学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外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家长、学生希望接触到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着力培养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宽广的学习发展通道,在高中阶段开展国际化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另外,国内的高校和现行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也无法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所以一些学生和家长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国家的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因此,如何帮助这些有需求的学生,使其顺利进入这些知名高校,并能迅速适应所在国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是高中阶段国际班教学与管理必须面对的课题。
当前的国内高中教育,教学上围绕着高考指挥棒,多以应试教育为主要培养模式,采用大班额组班、讲解式教学、题海战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管理上,利用统一规定对学生进行半军事化管理,以提高时间效率和管理效率。这样的教学与管理模式,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但是,这种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也满足不了国际班学生的现实需求。所以,如何根据国际班学生的实际需要,对高中阶段国际班教学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二、高中阶段国际班教师和学生对国际班教学与管理的认知现状
为了解国际班教师和学生对国际班教学与管理的认知现状,从而为国际班教学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提供必要参考,我们选择了开封地区的高中国际班作为样本,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国际班的学生对出国留学有着强烈愿望;同时,也清晰地反映出国际班教师和学生在对国际班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学习动机、学习目的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认识误区。教师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国际视野不开阔,考虑的基本上还是如何让学生顺利毕业,考上理想的高校方面的问题,没有更多考虑学生出国之后的衔接发展问题。学生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出国目的不明确,很多同学都是因为某个偶然因素,对某个国家产生了一种向往,但是,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却很少。而且,大学生对将来出国后怎样融入所在国的学习、生活缺乏认知和准备。
究其原因,从学校方面讲,高中阶段的国际班大都是优质中学主办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现有的优秀教师中选拔的。这些教师大多都是国内生、国内长,国内求学、国内就业,缺乏国外求学、交流的经历,对国外的教育、文化、习俗知之甚少。从学生方面讲,国际班的学生都是“土生土长”,接受的是国内的基础教育,他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都是“中国式”的,出国的梦想大多是父母灌输的,有些是受偶然因素的影响才产生出国的想法,导致他们出国的动机不清、目的不明。
三、针对高中阶段国际班的现状加强教师与学生培训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养
教师的眼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视野。为深化国际班任课教师对国外教育的理解,弥补教师对国外教育教学理解的不足,我们在教师培训中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给教师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配备专业的报刊书籍;让国际班外籍教师定期给国内教师开展讲座,介绍他们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教育理念、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增进国内教师对这些国家的了解;利用寒暑假,组织国内教师出国考察学习,参观培训,让国内教师亲身体验国外的教育模式;争取合作学校支持,选派教师去合作学校接受长时间的培训学习。
(二)加强对学生的培训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需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国际班学生对国外情况知之甚少、学习目标不明、动机不强的实际,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培训,主要做法包括:给学生配发介绍国外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教育理念、价值观、行为习惯的资料,让学生阅读,以增进学生对国外情况的了解、认识;利用修养课、班会课给学生专题介绍有关国家的风土地貌,帮助学生了解该国的基本情况;组织专题班会来介绍国外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组织国外传统节日活动,让学生体验国外的文化活动,如万圣节、圣诞节等;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出国考察学习,参观培训。
四、针对国际班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
根据学生将来出国的需求,减少国外求学低需求内容的课时量,增大高需求内容的课时量,增设一些关于国外现状、文化、价值观、社会交流的课程。例如:增设专项口语听力课(普通高中是没有口语听力课的),加强学生口语教学和训练;开展外语角活动;开展课前外语小演讲活动和演讲比赛;拓宽学生理科知识面,减少深度要求。学生到国外后,理科知识不仅有专业的词汇、符号(国内高中教育一般不会用外语讲解理、化、生,也不会刻意地去教专业的理科词汇),还有专业的知识,这些夹杂在一起,造成刚出国的学生都有一个困难的适应期。如果学生在国内加强了理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将来在国外的课堂上,就只用学习理科专业词汇即可。而且,国外的理科教育,知识学习深度、难度都比国内要求低。所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后,这些学生将来在国外的课堂上听起课来就会更轻松、容易一些。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目前,国内高中阶段的国际班,基本上沿用的是普通中学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套用大班额、讲解教学和题海战的套路,这些模式根本不适合国际部小班额、学生爱好广泛、为出国留学做准备的特点和要求。
国外每个班的人数都比较少,所以常采用交流式教学、提问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的方式。但现阶段的高中国际班教学,一是人数相对于国外还是较多;二是教师、学生接触的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突然改成交流式教学,教师和学生肯定都接受不了,因为教师没有设计问题的意识,学生没有思考解决问题方法的习惯;三是高中阶段的国际班,还要完成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如果完全按照国外的课堂模式,肯定会完不成教育部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四是国际部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如果直接放开教学,这些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所以,高中阶段国际班的教学与管理,应实行渐进式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让学生逐渐接触、适应,最后完全过渡到国外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教学辅助活动的创新与改革
一是增加学生英语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坚持开展外语角活动、课前外语小演讲活动及外语演讲比赛活动。二是开展国外传统风俗文化节活动,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外的风俗文化,增加对国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三是开展“双导师”活动。给每一个同学分配一名中国教师和一名外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开展文化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习惯、生活行为习惯,使其主动了解国外的文化习惯、生活习俗。
五、针对高中阶段国际班学生的需求,在管理上的改革与创新
国内的管理、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负责,这样能够达到效率、效果的最大化,当然这也是大班额教学的必然结果;而国外由于人口少,人均教育资源高,学校和班级的人数较少,所以,多采用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我组织活动、组建研究团体,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高中阶段国际班,虽然比国外的班级人数多,但比普通中学的班级人数少,所以我们结合中国教育的优点,融合国外的教育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一)日常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在日常管理上,采用渐进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案。高一阶段以学校教师管理为主,学生参与管理为辅,制定值日班长、值日班主任、值日宿管员制度,积极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日常管理中。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主动管理的意识、技巧和能力,以及收集数据、处理问题的能力。高二阶段就逐渐过渡到以学生管理为主,学校教师在后指导、监督,协助管理以及负责验收、评价。到了高三阶段就完全过渡到以学生管理为主,学校教师只负责验收、评价。
(二)学生社团活动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高一阶段,由教师制订活动方案并组织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活动过程中,而且每次活动都以不同学生为主要的组织者、参与者。通过一个学年的努力,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过教师组织的活动,都当过活动的主要组织者。通过这种模式,使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组织活动的培训,了解组织活动的流程。高二阶段,就可以由教师提出活动主题,由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并组织活动,教师进行全程陪同,保驾护航。高三阶段,就可以实现活动主题、方案、内容都由学生自己设计,教师只需要审核把关即可。
(三)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独立的科研和学习能力,也是国外教育的核心培养目标之一。高一阶段,由教师来组织课题,比如:研究开封的风沙情况、绿化情况等,让学生参与不同的研究课题,体会课题研究的目的宗旨、过程方法和组织管理。高二阶段,由教师提出课题,供学生自主选择,由学生自己制定研究方案和操作过程,教师审核后,督促学生开展研究。进入高三之后,一切都交给学生自主处理,教师只负责验收、审核即可。
参考文献
[1]简琦.浅谈高中国际班的学生管理[J].亚太教育,2016(10):45.
[2]吕华琼.公办学校的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探索[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3):66-69.
更多信息请登录云投稿网站查询。
上一篇文章:例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倾听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