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复修辞格的文化特征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10-23
【作者】 高明;
【机构】 辽东学院师范学院中文系;
【摘要】 反复修辞格是汉族人民和语言大师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渐积累和总结而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其中蕴含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因素,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表现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定式和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
【关键词】 反复修辞格; 传统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
用同一语句,一再表现强烈的情思的,叫反复修辞。反复修辞格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反复修辞格是汉族人民和语言大师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渐积累和总结而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表现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定式和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
一、反复修辞格所折射出的传统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心理底层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反复修辞格,体现着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一)反复修辞格体现汉民族的整体性思维
“所谓整体性思维,是指汉民族自古以来,便把世界看成是一个严密的系统,这个系统又是由许多小系统构成,而每个小系统又由不同的部分构成,整个宇宙就是由这样的部分所构成的系统化的整体。”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和五行强调的整体合一等,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多个小部分构成系统化的大部分,人和自然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反复修辞格中,表现为遣词造句中不仅注意整体的语言风格,而且注重语句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如: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论文发表《文教资料》 杂志投稿咨询QQ:1105665663
更多文章可在云投稿查看
上一篇文章:徜徉于神秘之境——浅析《人面石像》中蕴含的神秘主义倾向
下一篇文章: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_效用价值论及供求价值论的比较研究_葛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