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刘大鏪研究综述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10-21
【作者】 李晶晶;
【机构】 贵州大学;
【摘要】 自清以来,学界对于刘大鏪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深度及广度远远不够,相比较"桐城三祖"中的方苞、姚鼐,刘大鏪的创作、交游、生平等都有较大的探析空间。因此,对刘大鏪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了解,再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刘大鏪; 文论; 诗歌; 生平; 不足;
刘大鏪(1698—1779),字才甫,号海峰,安徽桐城人(今属枞阳)。“桐城三祖”之一,对于桐城派影响深远,然而,刘大鏪在桐城派中的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之所以成名,多认为是得益于方苞的提携和姚鼐的推尊,如吴敏树、曾国藩等认为姚鼐对刘氏的揄扬“不无阿私”。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当是刘之仕途乖蹇,晚年隐退枞阳江上有关,其实就传播古文而言,刘大鏪的影响并不在方、姚之下,方东树、郭绍虞都曾对此有过论述。二十世纪以来关于刘大鏪及其文学研究多集中在论文及相关的文论作品上,与方苞、姚鼐的研究相距甚远,论文有四十多篇,专门性著作没有,着眼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论文发表《文教资料》 杂志投稿咨询QQ:1105665663
更多文章可在云投稿查看
上一篇文章:清代桐城文化与桐城女诗人
下一篇文章: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对象民主评议调查研究_以皖南医学院为例_赵梅